现在市场一说到中建系内卷,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:“地产业务越来越难做了,怎么才能突出重围?”刚好最近看到周宇騉稳掌地产第九子的消息,不少网友还在评论:中建方程到底能不能冲起来?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事儿,说说我的看法。
首先啊,这一届周宇騉,真算是标准的“老中建”了。你看看人家履历,三十多年一直就在中建混,从分公司工长做起,一路做到一局集团,又进股份公司,后来还去交通、铁路、市政各个板块走了圈。基层成长、各种项目、岗位全都干过,换了谁也知道这些经历就是资产。很多老国企出来的人,一辈子就混一家公司,比如说就是中建这样的平台,但能真混到集团高管又能自己主导业务的,这还真不多见。
而且呢,周宇騉还有过一段短暂但重要的“副业”:在东方园林干了几年独立董事。当年东方园林搞PPP多风光,后来资金链出问题,接连爆雷,圈里人谁没听说过?其实,PPP这种模式在刚起步时确实有新鲜感,国家推起来也很猛,各路资本蜂拥而上,但是时机一错、政策一变,回款卡住资金链就容易出事。周宇騉在那儿看过民企如何操作,又体会过大项目下的种种风险,有些东西自己亲历过后,对后来的决策肯定有影响。这也就奠定了他后来在中建方程负责城市综合开发的“风格”,说白了,懂得审时度势和变通。
说到城投业务,其实大家看得很清楚:中建方程不是中建系里最能出圈的地产业务。前头有中建玖合、中建智地这些兄弟企业,本身市场占有率和曝光度就更高,方程一直干的是比较边缘、综合又漫长的城市开发。如果你熟悉这行就知道,像保障房建设、棚改、旧城改造、市政基础设施,这些项目周期长、启动金大,回款慢,资金压力非常大。PPP模式搞得好固然能带动一波大项目,但一不留神资金链紧张就容易“栽倒”。前几年东方园林和华夏幸福这些公司的教训大家还记得吧?大体模式很像:前期投入猛,后期回款难,拼到最后很多项目只能拖着。方程这些年高歌猛进,项目遍地开花,结果财报一出来,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,这个下滑不是偶然,是业务逻辑本身就决定了。
我看了下今年上半年数据,中建方程营收其实变动不大,几乎持平,但净利润直接下滑三分之一,连续三年走低。你要说是不是公司管理有问题?真不一定,更大原因是业务和市场环境决定的。现在经济环境没那么景气,城镇综合开发风险大,回款慢,资金压力更大。资金链紧张的时代,还能有那么多项目投资,已经算是“意志坚定”了。周宇騉自己都说要“攻坚回款清收”,说明压力肯定不小。毕竟,国企的现金流指标没私企那么灵活,做得好就被夸,做不好马上压力就顶到董事长头上。
而且大家别忘了,地产今年整体都在下行。兄弟公司一个个都在往住宅地产冲,抢地抢项目像抢鸡蛋,底价拿,上半年棒子全部拿上去,业绩还在拼。中建方程之前是没啥经验的,但行业变了,利润红利没那么多,大家都要“内卷”,谁也不愿意落下,周宇騉肯定也想卷“地产业务”这块。听说他还重金挖来了中海地产北京的营销大将刁鹏,不仅搞人才还带了一条业务线,这是明摆着要放手干一场。
不过,真要把地产业务做大做强,靠“补短板”还差得远。你想想,方程这些年搞房地产也是慢慢试水,从2022年开始地产业务收入每年都涨,但利润率却一直在下滑。2022年还能有22%的毛利,2024年就只剩19%左右了。这说明市场越来越卷,投入越来越多,边际利润越来越低。中建方程一边花大钱抢地,一边卖房回款不如预期,还时不时就被业主起诉退认购金,你让周宇騉不愁都难。
再看北京这些项目,资金投入动辄几亿,回款常常跟不上,周期拖延,别说利润了,有时候连成本都难收回。延庆那边还算好,首个项目上源府竟然还能清盘赚钱,卖了比投入还多一点。于是今年又在延庆低价拿了新地块,楼面价还算便宜,这说明周宇騉也在调整策略,逐步向外拓展,把自己的步子迈稳。当然,这些远郊的机会大家都知道不好说,市场、政策、人口流动都是变量,想靠一两个项目扭转整个公司的利润大盘,那不现实。
中建方程做地产业务,核心问题有几点:现金流、项目周期和管理费用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直线下降,一年少了7个亿。这种变化不是一个项目出了问题,而是整个业务结构都受影响。销售费用一下子翻了一倍,大家都懂,抢地抢客抢业务,成本只会涨不会跌。更重要的是,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大环境没法乐观,大家还在互相抢市场份额,利润越来越薄。
国企做地产和民企就是不一样。民企拼命推盘、讲故事、压各类成本、拆东墙补西墙,然后资金链断了口碑就碎了。国企像中建系,不想轻易折腾但又不能掉队,于是逼着业务转型、项目创新,但这玩意也不比纯市场化项目好做。正好,周宇騉本身业务经验多,敢赌敢冲认定“地产有机会”,现在压上去,未来如果行业复苏了自然有成果,否则也没人敢说稳胜。说到底,方程还是国企里的“次梯队”,想在地产市场卷出个头,需要的不只是好项目,还得有好策略和过硬团队。
有些网友说,中建方程现在管得太宽、投得太散,不如专注两三个重点城市,把资源集中做成爆款项目。我觉得这想法有道理,但也得考虑到方程的定位。国企不可能一步到位就砸死几个大项目,得照顾地区政府、各种关系、政策导向,所以城市综合开发模式不得不搞,也只能一边管整体、一边努努力做地产。周宇騉现在也知道,单纯等政策红利没用了,只能硬着头皮优化管理、压缩成本、增加效率,让团队去抢回款抢销售。
最后说说我个人怎么看这事儿。中建系内卷,是整个市场逼出来的,在住宅地产板块各家都争得头破血流,谁都不想拖后腿。中建方程这几年的压力越来越大,周宇騉带着团队冲在前线,既要保证公司安全又得找项目盈利,说白了很少有国企高管像他这么拼。这行情下,谁都希望能多卖几套房、多收几笔回款,但现实是,项目周期就是长,牵扯面也广,每一笔钱都得仔细算。
市场变了,环境变了,国企也越来越市场化,这些年活不下去的小民企大批倒地,像中建方程这样的公司反而有机会“捡漏”。但机会和挑战从来是一体两面,没资金没经验的敢冲,更多的是在等死。中建方程团队虽然经验老道,但对地产市场化的打法其实还在学习,还需要人才、需要资源,更需要灵活。周宇騉这次坚定发力地产业务,是迎势而上的选择,但未来能不能真正做大,还要看行业环境、政策影响,还有整个中建方程自己的进化能力。
最后再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吧:地产不好做,城市综合开发周期长、资金压力大,公司经营越来越难;中建系卷起来,大家都得卷到了地产业务分蛋糕,中建方程虽然底子不差但还不算出圈;周宇騉经验丰富、带队拼劲儿很足,敢赌敢冲外加抓管理,能不能赢还得看人、看市场、看环境。内卷肯定越来越严重,国企地产也得拼效率、拼回款,谁都不敢松懈,这就是当下的行业真实写照。谁敢在这个市场一成不变?谁都得逼着自己成长进步。中建方程的未来,还得靠团队持续磨砺,还得看大环境风向。这个过程,痛苦肯定有但机会也不会少,拼到最后,谁能抓住一线生机、谁能做到心里不慌,就看接下来这几年了。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在线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