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拿出iPhone想给家人发张山林美景照,屏幕上却跳出“无服务”三个字。
这种尴尬,不少经常去偏远地方的人怕是最有体会。
但对外国人来说,这种情况可能很快要变了。
彭博社刚爆出,苹果正在搞更厉害的iPhone卫星通讯,连5G都想弄上,不再只局限于急救的时候用。
这事看着是苹果一家的动作,实际上是整个手机行业的缩影。

手机这东西,说到底还是个通讯工具,怎么打破信号限制,一直是厂商们在琢磨的事。
苹果在这上面花的功夫,足足有十年了。
苹果十年磨剑
十年前苹果就开始琢磨卫星通讯了,当时的野心不小,想直接用卫星网络代替地面基站,让用户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上网。
本来想一步到位,但后来发现,当时的技术根本撑不起来。
无奈之下,苹果选了条稳路,一点点来。
2022年发布的iPhone14,算是苹果卫星通讯的第一次亮相。

那时候功能很单一,只能在没网的时候联系救援人员。
但从那以后,苹果就没停过升级。
去年,卫星iMessage通信实现了,这个功能总算脱离了单纯的急救场景,离日常使用更近了一步。
今年发布的AppleWatchUltra3,也加上了卫星通讯功能。
很显然,苹果搞产品一直是这个路子。
先把最基础的功能推出来试水,然后慢慢加新东西,一步步靠近最初的目标。

彭博社说,苹果内部正在开发好几个卫星通讯相关的功能,目的就是减少使用限制,增加适用场景。
这样一来,iPhone的竞争力又能往上提一提。
不过有个关键点得说清楚,苹果目前没打算让iPhone直接支持卫星通话、视频聊天或者刷网页。
所谓的5GNTN技术,更多是在硬件和协议上做准备。
给iPhone提供卫星服务的,是一家叫Globalstar的公司。
这家公司规模不大,卫星网络也有点老了,应付现在的基础需求还行,想提供更领先的体验,基本不可能。

而现在行业里最好的卫星通讯服务商,是马斯克的Starlink。
巧合的是,Starlink正在计划花100亿美元收购Globalstar。
这几家的关系,说起来还挺有戏剧性。
根据TheInformation的报道,iPhone14发布前,马斯克就找过苹果,想让SpaceX和Starlink做iPhone的独家卫星供应商,合作期18个月。
但苹果没同意,最后选了Globalstar。
要是这笔并购真成了,苹果就得好好琢磨了。

是继续跟Starlink合作,还是自己下场搞服务,又或者再找别家?TheInformation预测,就算苹果和马斯克因为之前的事关系不算好,但想把卫星通讯技术做好,Starlink大概率还是最优解。
本来想苹果可能会自己做服务商,毕竟它一直喜欢把用户体验攥在自己手里,这样隐私安全也有保障。
但后来发现,苹果内部对这事一直没达成一致。
从项目一开始,就有高管觉得苹果不该当运营商。
现在第三方服务商越来越多,反对的声音就更强烈了。
当个运营商,对苹果来说收益不多,反而会招来一堆监管问题。

苹果甚至把免费卫星服务延期了一年,就是为了避免被认定成运营商。
这么看来,就算苹果给Globalstar投了大概20亿美元,还能按合同优先收购它,苹果大概率也不会这么做。
行业暗战
苹果在卫星通讯上折腾的时候,同行们也没闲着。
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,手机厂商就开始碰卫星通讯了。
当时摩托罗拉搞的“铱星计划”,就是想靠发射卫星组网,解决基站稀少的问题。
摩托罗拉的想法是好的,但架不住成本太高。

那时候用铱星手机,不仅手机本身贵,通话费也高得吓人。
偏偏那时候地面移动网络发展得特别快,基站越建越多。
结果就是,铱星公司从开通服务到破产,只撑了9个月。
现在5G基站都建到沙漠里了,手机厂商反而又捡起来当年摩托罗拉放弃的“旧方案”。
有人可能会质疑,这东西现在也不好用,场景也少,厂商们为啥还要费劲推进?但换个角度想,手机的核心就是通讯,探索通讯的边界,本来就是厂商的使命。
在这条路上,苹果不算孤单。
华为差不多在2022年和苹果,同时发布了支持卫星通讯的手机。

而且论技术,国产手机甚至更胜一筹。
华为已经能实现卫星通话和图片消息传输了,这比苹果目前的功能要全面不少。
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当下,无网通讯早就不是只有探险家才用得上的功能了,对普通人来说,这也是个“有备无患”的保障。
消费者买手机的时候,也开始把有没有这个功能当成重要的参考标准。
更何况,就算在有基站的地方,车库、人流密集的场所也经常会信号弱。
这些场景用卫星通讯不太合适,国产厂商就想了别的办法。
从去年开始,大部分国产手机都加了“无网通信”功能。

不用卫星也不用基站,两台手机靠蓝牙就能连接通信,还能通过周围的其他手机接力,把消息传得更远。
苹果其实也想过类似的路子,2018年左右就有消息说,苹果在搞不用Wi-Fi和蜂窝数据的“对讲机”功能。
但这个功能和英特尔基带绑得太紧,当时苹果已经决定改用高通基带了,这个计划就被无限期搁置了。
现在不一样了,英特尔的基带团队已经被苹果收了。
未来iPhone和iPad都会用苹果自研的C系列基带,那个“对讲机”功能,说不定真能重新提上日程。

不管是卫星通讯还是其他无网方案,现在都还算是“非主流”,主要是给地面基站通讯打辅助。
但最终的目标,和当年的摩托罗拉没什么区别,就是让手机不再受信号限制。
Starlink也在调整自己的策略,现在智能手机想用Starlink,只能发发短信,想完整上网还得架额外的天线。
所以Starlink正在调整卫星,通过频率协调和调制技术,让卫星主动适配手机频段。
明年,第三代蜂窝网络卫星就要开始发射了。
同时,Starlink也在找合作伙伴,想把上网功能直接集成到手机芯片里。

看到这些进展,让人觉得十年前苹果那个“iPhone靠卫星上网,全球覆盖”的愿景,可能真的要实现了。
日本的KDDI和加拿大的Rogers运营商,本周已经宣布要给蜂窝版的AppleWatchS11、SE3和Ultra3提供Starlink的付费服务。
以后手表没信号的时候,也能靠Starlink收发短信了。
不管是苹果、华为还是Starlink,大家都在往同一个方向使劲。
对手机厂商来说,探索通讯边界不是为了卖产品搞噱头,而是回到了手机诞生时的初心。

那就是,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,人们都能不受限制地沟通,这大概就是所有通讯技术发展的最终意义吧。
在线股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